真实故事
她爬上了失散二十三年后归家哥哥的床上,只是为了把赶他走+ 查看更多
她爬上了失散二十三年后归家哥哥的床上,只是为了把赶他走
+ 查看更多
作者: 钱三
2020-07-27 09:10
前两天看了一个视频,是毛子那边的,估计很多军事爱好者都看过。 视频的拍摄时间是2017年冬天,拍摄者是东乌克兰民兵,他们伏击了一支乌克兰政府军的侦察小队。 非常不幸的是,这支小队的战士全部阵亡。 东乌民兵在其中一具政府军尸体的遗物里发现了一部手机,上面有许多未接来电。 于是一位东乌民兵就回拨了过去,以上为视频背景。 首先接电话的是死者的战友。 虽然我听不懂毛子话,但我分明听出了他语气里的惊讶和难过。 接下来重点来了,东乌民兵居然接到了死者母亲的电话。 电话接通,死者母亲亮明身份的那一刻,曾经历了枪林弹雨、死生考验的铁血战士,竟然也一时语塞。 可怜的战斗民族母亲恳求杀死自己儿子的人,能不能把自己儿子的遗体送回来。 东乌民兵显然没有料到对方会有这样的请求,在明显不知所措的回答之后,他用肯定的语气说会把您儿子的遗体送回乌克兰的。 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想看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网上找。 网上对此视频的解读很多,大都是对于战争残酷的反思。 我不对此视频做任何解读评价,只想对那些解读者们说一句,战争残酷还TM用你们说? 然后就是那些天天叫嚷干这个、诛那个的脑残“军事爱好者”,我只想说,诛你MB! 敢情不是你们TM的写遗书上战场、每次出发都不知道能不能回得来! 站着说话不腰疼,说的就是TM的这种SB! 失个恋都能死去活来,工作生活中稍有不满就怨天尤人,敲着键盘怼天怼地怼空气,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 好了扯远了,失态失态,收。 因为我也当过兵,执行过一些需要写遗书的任务,所以这个视频给我的震撼,是让我顿时想起了自己的老娘。 所以今天给列位讲一个关于母亲跟儿子的故事。 一 故事是我一个战友跟我讲的,他有个外号叫太监。 因为这小子平时特爱给大家讲故事,但老是有头没尾,所以我就发坏给起了这么个外号。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主要是平时训练太紧张,休息的时间太短,经常是一个故事讲到一半、正精彩的时候,集合哨就响了。 尤其是进了特种大队,那个强度,一群人累瘫在泥窝里的时候,人家还能强打精神给讲个半拉故事,又不收你票钱,实在已属不易。 还要啥自行车? 头一回听这小子讲完整的故事,是在他退伍之后。 我撩起他的左腿裤管,弯下腰屈起手指敲了敲他的玻璃钢假肢,笑着说你小子他妈真走运。 幸好没的不是中间那条腿,那样的话你小子真成太监了,最关键是中间那条腿的假肢也不好做,哈哈哈。 他也哈哈大笑着说是吧?我也这么觉得,简直太他妈走运了,还好你他娘的不是乌鸦嘴。 我们退伍后的头一次见面,就是在这种玩笑中开场的。 至于他的腿是怎么没的,他没说,我也没问。 纪律就是这样子。 还好他还像曾经那样爱讲故事,尤其是喝了几杯之后。 更好的是,这下他再讲的故事,再也不太监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太监的远房表姨,姓崔,叫她崔姨好了。 崔姨有个失散多年的儿子,崔姨给他起的名字里有个浩字,就叫他浩浩吧。 太监给我讲这个故事的一年多之前,失散了二十三年的浩浩终于回来了! 看过类似寻人节目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种情况是非常非常少见的,所以认亲的场面非常隆重,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形容并不为过。 太监那时候已经退伍,作为远方亲戚,自然也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 浩浩被人贩子拐走的时候已经五岁,崔姨夫妻二人痛失爱子,如痴如狂,当年几乎变卖了所有家产,全国各地寻找儿子。 这一找就是七年。 在艰苦卓绝的寻子路上第五个念头的时候,崔姨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取名希希,寓意希望。 希希从小就被他们带着,走遍大江南北,在希希两岁的时候,崔姨他们突然感觉到累了,绝望随之而来。 于是他们经过痛苦的抉择,放弃了寻找,带着希希回到了老家。 用崔姨的话说,不在的已经不在了,活着的得好好活着,希希应该有她自己的人生,她要上幼儿园、上小学,他们不能太自私,一直这么找下去。 从此崔姨他们就把所有的爱和心血都倾注在了希希的身上。 她也和自己的爱人自己做起了生意,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苦尽甘来,终于跨入了富人的行列。 但即便后来崔姨他们买得起豪车别墅了,却仍然住在老家的老房子里,因为她说万一哪天浩浩找回来呢? 她相信浩浩记得自己幼年记忆里老家的模样,所以坚持不拆老房子,也不破坏房子周围的一草一木,即是为了浩浩,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希望。 谁料想,自己的这样一个坚持,居然在多年之后真的给自己带来了母子重逢的好运。 二 当然,此时的浩浩,已经叫了别的名字,带着完全不同的口音。 但崔姨还是像二十多年前一样,喊他的乳名,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就连晚上睡觉都让他睡在自己身边,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除了上厕所,浩浩去哪儿崔姨都紧紧跟着,生怕他再丢了似的。 久别重逢,聊得最多的,自然是分开这么多年之后彼此的生活和境遇。 浩浩仔细回忆了自己被人贩子拐走以及被转卖然后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 那是二十三年前,浩浩刚刚五岁。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没有这么多人拐子。 加上信息也不发达,即便有,大家也没有这么多的渠道了解人贩子的手法和案例,所以那个年代家长对于孩子的照看还是很天然、很自由的。 而现在的家长们看孩子,只要是出门,就像是遛狗一样,恨不能给他们拴条绳子,孩子的活动绝对不能超出视线范围。 当然也有心大的,否则也就不会给那些天杀的人拐子那么多可乘之机了。 五岁的浩浩那天从家里出来,跟村子里的孩子们玩了一会儿,就自己一个人往大路上去了。 浩浩性格比较独立,不太合群,而且他有个爱好,就是看汽车。 所以在村口大树下坐着看大路上奔驰来往的各色汽车,是他的保留节目。 那天他和往常一样,来到村口树下,结果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男人,把车停在树下,主动跟他聊天。 知道浩浩喜欢汽车,中年人说他可以带浩浩去镇上,那里的汽车更多,而且还有很多好吃的,说完就给了浩浩一块巧克力。 浩浩从来没吃过巧克力,感觉好吃得不得了,于是就坐上了中年男人的车后座。 因为中年男人说他是去镇上办事,等带浩浩看完汽车、吃完好吃的,他还会带着浩浩回来。 到了镇上,果然有很多汽车,浩浩的一双眼睛看到忙不过来,而且中年男人还真的带他去商店给他买了很多零食。 然后男人就带着浩浩上了一辆大汽车,说来都来了,我带你坐坐大汽车。 浩浩从没坐过汽车,兴奋得不得了,早忘了回家的事儿。 从这天开始,他就开始了不停的坐车。 大巴车、火车、小面包、三轮车甚至是驴车马车,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几乎把没坐过的车都坐了一个遍。 最初的新鲜劲儿过了,浩浩自然会哭闹着要回家,然而此时一直和蔼可亲的中年男人,却换了一副嘴脸。 只要浩浩哭闹,就是非打即骂,严重的时候还会拿皮带抽、烟头烫。 除了每天坐车赶路,就是不停地被转卖,那时候浩浩虽小,但也知道自己回不了家了,为了少被打、吃饱饭,他只能学着其他被拐的孩子,叫陌生人爸爸妈妈。 直到大半年后,浩浩的命运才算是相对安定下来——他被卖到了贵州、广西交界处大山里的一座村庄。 在那里他勉强读完了小学,然后就跟许多的同龄人一样,初中都没读完就辍学在家。 干了两年农活儿之后,养父母相继去世,于是他就跟着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出山到外面打工。 因为没什么文凭,也没有什么技术,所以他只能从事最低级的一些体力工作,比如在工地上搬砖、搅拌混凝土之类的。 日子过得非常辛苦,唯一支撑他不断走下去的,就是找到自己亲生父母亲的渴望。 但遗憾的是,他被拐的时候岁数太小,只知道老家是在山西,因为从小就吃老陈醋,但却并不知道老家村子的名字。 更困难的是,他连自己父母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姓李。 对自己老家唯一有的印象,是他记得自己家门口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树,家门口的位置还有棵大树,两棵树跟他家的房子正好在一条直线上。 年龄越大,这深藏于记忆深处的奇特地形就越发清晰。 后来他学会了上网,知道了有卫星地图这种东西,于是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去网吧里开一台机子,打开卫星地图,将比例尺放到最大,在广袤的山西大地,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找。 这是个艰巨的工程,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被他发现了好几个看起来符合记忆中地形条件的村子。 他把这些村子都记下来,然后开始一个一个地去寻找,最终找到老家村子的时候,终于和记忆中老家的模样对上了号。 但他没敢直接到崔姨的家里问,而是在村子里打听,是不是二十多年前有个小孩被拐走。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这才找到崔姨相认。 三 原以为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没想到太监说没过多久,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居然又发生了巨大的变故。 变故的起因来自于崔姨的女儿、浩浩的妹妹,希希。 自打浩浩重返家庭,希希就没有一天开心过。 她感觉自己十八年来平静幸福的生活都被一个从天而降的哥哥给打乱了。 她觉得妈妈不再爱她,而是言必称浩浩,有什么好的第一时间都是惦记着浩浩,她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经受过这样的忽视。 于是这个突如其来的哥哥就成了她的仇人。 听到这里,我笑着对太监说,一个小丫头而已,从小被惯的,有些自私跋扈,原来所有东西都是她的,这下有了生生有人给她分去一半,情感上接受不了,能搞出什么名堂。 太监笑笑说那你也太小看现在这些小丫头们了,要知道我姨他们家现在可是身价千万的土豪。 我说你丫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说这个土豪大小姐都干了点儿啥吧。 太监说,希希一天晚上带浩浩出去跟朋友们吃饭,吃饭的时候她的那些个姐妹们轮番灌浩浩酒,结果愣是把浩浩给灌多了。 把自己哥哥喝多了之后,希希支走她的那些小姐妹,然后架着浩浩找了家酒店,开了个房间。 希希先给浩浩把衣服脱光,并把自己也脱得只剩内衣裤,跳上了她哥的床。 然后,她哭着打了崔姨的电话,说浩浩喝多了发酒疯要强奸自己。 崔姨赶到酒店时,看到喝多的浩浩还有衣衫不整的希希,当场就气得差点晕过去。 然而令希希意外的是,崔姨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把戏,根本不相信她,而是指着她的鼻子厉声问她为什么要陷害你自己的亲哥哥? 希希也恼羞成怒,大声对崔姨吼道他不是我的亲哥哥,他是个骗子,是个冒牌货! 崔姨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说?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她被希希气得浑身发抖,对希希说你哥他从小就受了那么多苦,现在他好不容易回来了,我对他好点不应该么?枉我把你养这么大,怎么养了你这么个白眼狼? 希希说我不管,反正他就不是我哥! 她对崔姨说,之所以怀疑浩浩是假冒的,原因有二 一是她小时候老听崔姨给自己讲浩浩小时候的事儿,她都牢牢记在心里。 浩浩回家之后,她一直怀疑这个从未谋面的哥哥。 于是她试着问过他很多小时候事儿的细节,当然,那些都是她瞎编的,可是浩浩一概都承认,而且还笑得前仰后合的。 崔姨说这也不能说明什么,有可能是浩浩记不起来了,又怕扫了你的兴,于是只好配合你。 希希不以为然,说了自己的第二个怀疑。 她曾经听崔姨说过,浩浩两岁的时候,又一次不小心扒翻了暖水瓶,一屁股坐在了开水里。 虽然崔姨及时把他抱了起来,但还是烫伤了一大块,后来好了之后留了一块疤。 希希指着还醉卧在床的的浩浩说,你以为我就是想陷害他吗?我还想看看他有没有那块疤! 说完她一把掀开了浩浩的被子,指着浩浩的光屁股对崔姨说,你看看,他屁股上哪里有疤! 崔姨赶紧把被子给浩浩盖好,然后说这也不能说明啥,小时候受过的伤,长大了疤不显了不也很正常么? 她让希希把衣服穿好然后跟她回家,以后再也不要提这个事儿了。 四 我问太监,失散多年的孩子回到家,难道不去做亲子鉴定么? 太监说当然做了。 浩浩当年还在外面流浪打工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失散人员可以去公安机关免费采血检验DNA、并把数据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的消息,于是他就去采集了DNA。 浩浩回家之后,崔姨在亲朋好们私下的劝说下,也去公安机关采集了DNA,录入数据库进行比对。 只不过比对需要时间,希希搞出这一出闹剧的时候,比对结果还没有出来。 然而这场闹剧最终还是被崔姨的爱人知道了。 他当时身体已经很不好,癌症晚期。 本来浩浩回家是件特别让人高兴的事儿,但希希这么一闹,让他非常生气,结果病情加重,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接下来就是办葬礼,浩浩和希希为父亲披麻戴孝,两人总算是有了一段短暂的和平相处的时光。 葬礼办完没多久,DNA数据库的比对结果下来了。 比中了。 我对太监说这下希希该消停了吧?DNA都通过了,她还能说啥。 太监说接下来的事儿更加让你想不到了。 虽然DNA鉴定结果出来了,但希希对浩浩却更加变本加厉了,时时处处地找浩浩的麻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逼浩浩离开这个家。 因为她说浩浩没来的时候,家里的一切都是她的,但浩浩一来,所有的东西都要平分,这让她难以接受。 希希闹得多了,浩浩真的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但是却被崔姨拦住了。 接下来,崔姨召集了一个家庭会议,参加的人除了希希浩浩,还有几个家族里的长者。 因为太监的爱人在公证处工作,所以崔姨也邀请他们两口子参加了。 五 家庭会议的议题有两个。 一个是立遗嘱。 遗嘱当中,崔姨把家产分成了两份。 希希和浩浩共同享有一半的财产,而另一半,在她百年之后,全部捐给帮助失散拐卖儿童回家的公益组织。 这个决定让刚满十八岁的希希非常难以接受,她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接下来,崔姨当着家族亲友们的面,讲述了一个秘密。 浩浩确实是假冒的。 真正的浩浩,已经在五年多以前死了。 现在大家面前的浩浩,其实浩浩的工友小张。 当年他曾和浩浩一起在山西内蒙交界的一处黑矿上打工,因为俩人长相很相像,别人都开玩笑说他们俩是双胞胎。 更巧合的是,两人都是被拐卖的孤儿,只不过小张是从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卖给了人贩子,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家在哪儿。 因为这种相同的背景,俩人很快就成了特别要好的朋友。 小张跟崔姨说的那些浩浩关于老家记忆的细节,都是从浩浩那里知道的。 后来因为一次矿难,浩浩被砸死在了井下。 黑矿主见出了人命,马上解散了所有工人,并在解散之前,每个人都发了两万块钱的封口费。 因为和浩浩住在一个工棚,所以他帮着矿主掩埋了浩浩,并拿走了浩浩的遗物。 一年多时间后,浩浩的手机来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爱心志愿者,说帮他找到了可能的线索,让他过去看看。 小张知道浩浩曾经在这家公益组织寻求过帮助,并在他们的帮助下采集了DNA。 本想告诉工作人员浩浩去世的消息,但话到嘴边,他鬼使神差地答应了下来,决定冒充浩浩跟爱心志愿者见面。 因为他特别想知道,浩浩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虽然那次爱心志愿者提供的线索没能帮浩浩找到家人,但让小张窃喜的是,爱心志愿者也没看出他是假冒的。 于是这次的经历让小张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找到浩浩的亲生父母。 因为从幼年起就开始四处流浪,几乎走遍全国,所以他有个爱好,就是看卫星地图,把自己走过的地方在地图上打标签。 此时这个爱好帮到了他,他愣是靠着看地图,发现了几乎和浩浩描述的老家一模一样的地形。 找过去一看,他基本确定这地方应该就是浩浩的老家。 不过不敢确定的他,还是从侧面了解了一下住在那座老房子里的主人。 结果他得知崔姨确实丢过一个儿子,更重要的是,他也知道了崔姨家的经济状况。 那一刻,他的想法突然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自己不能变成浩浩呢,这样既有了“父母亲”,将来的生活也不用再发愁了。 于是他就冒充浩浩,“回归”了阔别多年的家庭。 因为有浩浩采集DNA样本在先,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亲子鉴定的问题。 其实崔姨一开始对小张并没有任何的怀疑,完全是因为希希的那次闹剧,才让她起了疑心。 因为浩浩小时候被开水烫在屁股上的那片伤疤是很严重的,绝对不可能因为长大了疤痕就变淡消失。 这一点,没有人比作为妈妈的崔姨更清楚。 本想找个机会向“浩浩”问清楚,但她万万没料到希希那场闹剧之后,和自己相濡以沫多年的老伴儿居然离世。 于是在老伴儿下葬之前的晚上,崔姨把正在守灵的“浩浩”叫到身边,关上了房门,让他给自己说个实话。 小张终于良心发现,向崔姨坦白了一切。 崔姨听完,只说了句知道了,然后就没再说任何话。 而在崔姨爱人的葬礼结束之后,“浩浩”之所以准备离开崔姨家,也正是为此。 但此刻在这场家庭会议上,崔姨却非但不让小张走了,反而还要给他留下一笔遗产,这不仅让所有到场的亲友,同样包括小张在内,都感到非常惊讶。 大家都看着崔姨,尤其是希希,作为最不能够接受这个决定的人,一把抱住妈妈,问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 她甚至可以同意崔姨把所有家产都捐出去,自己一分钱都不要,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同意把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业都给一个外人。 更何况他还是个骗子。 崔姨满眼慈爱地抱住她,摸摸她的头,眼中含泪地说了句傻孩子,其实我也不是你的亲妈呀!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傻了。 六 就连崔姨的亲姐姐都把她拉过来,问她说这是真的吗?怎么这么多年从来没听你说过? 崔姨苦笑一声,继续说了一桩陈年往事。 原来她跟老公当年在找浩浩的路上,老公大病一场,不得已只能在远离家乡的一座城市里住了院。 因为当时他们夫妻认为浩浩极有可能就在那座城市,所以出院之后,他们并没有回家,而是在那租了套房子住了下来。 白天崔姨让老公躺在床上静养,她则顶风冒雪出去大街小巷的转悠,寻找浩浩的下落。 结果有一天,她路过一家医院后面的小巷子,发现垃圾桶旁边有一个小小的包袱。 打开一看,里面是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正是希希。 希希当时都快要被冻死了,崔姨也顾不上找浩浩了,急急忙忙抱着希希回到租住的地方,想尽一切办法救活了她。 因为这场际遇,让崔姨觉得这是老天的安排,是老天爷看她们夫妻可怜,于是又给了她一个孩子。 看着希希一天天长大,崔姨的心又重新开始变得柔软起来,于是她跟老公商量,浩浩先不找了,带着孩子回家,跟别人就说是他们自己生的,好不好? 老公同意了,因为他也非常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而且这么多年的寻找,其实他跟崔姨都已是身心俱疲,所以就按崔姨说的,带着希希回到了老家。 后来虽然他们也一直没有放弃对浩浩的寻找,但因为有了希希,所以对浩浩的寻找也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动力和激情。 说到这里,崔姨看着希希,对她说孩子啊,其实妈妈对不起你啊! 崔姨边哭边说我不该这么自私,把你留在身边这么多年,虽然你的亲生爸妈当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遗弃了你,但你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知道自己的亲生爸妈是谁。 说完她从身边柜子里拿出一个袋子打开,里面是一张已经特别旧的包袱皮。 崔姨说这就是当年包着你的包袱,里面写了个地址,应该是你亲生父母的老家。 她接着指指小张,接着说哪个孩子没有爹妈?可是他这辈子可能都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爹娘了。 他虽然不是浩浩,但他到咱们家的这些日子,对我真的是像亲妈那样的好,而且他跟你哥在一起关系那么好,最后还是他亲手送的你哥,所以我就认下他这个儿子了! 希希已经哭得像个泪人,不停地说着我不相信,我不要找什么亲爸妈,你们就是我的亲爸妈! 故事到这里就算是结束了。 一切真相大白,但打那以后,希希再也不闹了,跟小张兄妹相称,相处分外融洽。 小张带崔姨去了埋葬浩浩的地方,将他的骨殖带回了老家,葬进了祖坟。 而希希在崔姨的催促下,也回到了包袱皮上写的那个地址,但打听很久,也没有任何线索。 回家之后,希希非常认真地对崔姨说,以后再也不去找什么亲爹妈了,你就是我亲妈,谁说啥也不好使! 我要好好陪着你跟哥哥,将来我还想让你给看外孙子呢! PS 故事讲完了,感谢太监这次没有太监。 然后我再哔哔几句。 关于人拐子的。 其实对于一般的人拐子,只要家长做到带孩子出门多加小心,不让孩子离开自己视线,少玩手机,基本就能防止绝大多数悲剧发生。 但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拐子们为了干坏事,可谓绞尽脑汁。 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拐人方式,简单给列位介绍下。 比如独行女性或是独自带娃的宝妈,走在街上突然出现一男一女,自称母子,上来二话不说先给女孩子或宝妈一巴掌,然后开始破口大骂。 骂得都是些婊子贱货之类不堪入耳的话,然后直接拽女孩子回家,或是从宝妈手里抢孩子。 这时候如果有人围观,人拐子就说这是我们家事,这是充分利用了国人爱看热闹但怕惹事儿的心理,往往都能得手。 过这种方式在被曝光之后,又出现了进阶版。 前面的套路都一样,主要是在围观阶段,人拐子搞出了新花样。 围观人群中会有一两个甚至两三个特别热心的人,直言揭穿人拐子的身份,然后说要报警。 人拐子一听报警,马上就蹽了,看热闹人群也逐渐散去。 这时热心人就会对妹子或宝妈说些暖心话语,主动问你住哪里,然后说正好顺路。 其实这些热心人都是人拐子一伙儿的,如果你答应了,那你就上当了。 应对这种方式,列位妹子和宝妈记住,一是尽量减少独自(带娃)出门去陌生地方; 二是一旦有陌生人自称你老公或是婆婆上来拉扯你,第一时间就近搞破坏。 比如菜市场,你可以迅速掀翻就近的摊子,或是去踢打车里有人的汽车。 总之,搞得破坏越大越好。 破坏越大,引起的众怒越高,人拐子就越难脱身,这样就给自己争取了报警的机会。 然后就是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善意,发生这种事情,一定要报警并等警察来。 人拐子的事儿哔哔完,再给列位科普一条小知识。 近些年国家对人贩子打击连年加强,并且通过立法手段,规定收买妇女儿童的家庭或个人也是犯罪。 这是一打进步,是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的出发点上作出的极大改进。 然后知识点来了,就是很多家长比较相信的靠胎记认人的法子,其实不太靠谱。 首先出生不久的婴儿身上有胎记,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背部和臀部等部位形状各异、大小及数目不等的淡青色或灰青色的胎记,是真皮内细胞的特殊色素积聚沉着所造成的。 据研究,这是炎黄子孙的一个特殊标记,白人和黑人是没有的。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真皮内细胞沉积的色素逐渐减少,会自行消退,大约2岁左右完全消失,仅有少数可能会保留终身。 红色胎记更为常见,多见于新生儿脑后、面部,尤其是眼皮上方,是淡红色或橙色斑块。 这些胎记跟背臀部胎记类似,2-3岁时也会大部分被吸收,到学龄期可完全消退。 曾经在没有科学鉴定的条件下,胎记几乎是识别一个人的主要依据,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胎记并非一成不变,除非是血管瘤或是色素痣等,否则千万不能盲目应用于寻找失散儿童的依据。 所以胎记辨认,最多只能作为辅助的识别方法,最终还是要以DNA数据为准! 好了,一不小心就哔哔多了,收。 别忘了”转发分享“哦 你有好的故事请点击:投稿作品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