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案死者曾黄淑惠与凶宅客厅照片,《联合报》1972年8月30日报导
57岁的曾黄淑惠是个富裕的寡妇,来自福建厦门,两个儿子都在海外居住。
平日总是珠光宝气的她,如今却以凄惨的模样出现在世人眼前。
她穿着一袭黄洋装,平日戴的假牙落在地上,胸口中了三刀,一刀深及要害;她的头部被钝物打击受伤,颈部缠绕着电线,被凶手勒毙身亡,尸身已经开始腐败发臭,略显浮肿。旁边的被褥、床单,沾满了她的血。
是谁这么残忍,要用这么多凶器来杀害一个独居寡妇呢?
警方随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他们很快找到行凶用的菜刀、木棍、酒瓶散落在地,上面染满血迹。床上另有两副白手套,可能是凶手抹灭证据之用。
死者常戴的金手镯跟金戒指已经不见踪影,似乎暗示了犯案动机出于贪婪;然而,警方却在走廊的柜子上发现160余元现金,客厅茶几上也有一只昂贵的欧米茄金质手表,死者的华南银行3万余元支票跟台北银行的存折更是在柜子里纹丝不动。
如果凶手是为了抢劫杀人,为何临走前没有把这些财物一并搜刮呢?
由于现场位于二楼,前门又遭反锁,警方推测凶手是从前门进入,杀害曾黄淑惠之后,再从后面窗户逃走。
从尸体腐败状况判断,死者可能已经死了好几天;墙上的月历撕到8月27日,房里则有26日的报纸,警方面对这起离奇命案,不由得感到有些棘手。
死者曾黄淑惠虽然是个独居寡妇,但生活一点也不寂寞,她交游广阔,不介意炫富,身旁围绕着干儿子、姪子、许多朋友。
曾黄淑惠命案凶嫌许尚德,《中央日报》1973年2月19日报导
8月24日当天中午,她举办了一场午宴,在午宴上,朋友许尚德开了她一个玩笑:“你一个人在台,万一死了,都没有人来哭你!”
曾黄淑惠似乎完全不受这个玩笑冒犯。她说:“这有什么困难!买一个人来哭就是了。不相信?我花300元就可买一个!”
当时的基本工资只有新台币600元,300元确实不是小数目。但曾黄淑惠口中的“300元”还不是新台币,而是美金!1972年的美金兑新台币汇率可是1:40,300美金都可以请20个人来哭一个月了。
她从包里掏出一叠厚厚的美金钞票在众人面前当扇子扇风,用财力证明她一点也不担心自己会孤独老死。
但她想不到,自己不但没买到半个孝女白琴,还招来致命杀机。
炫富招来杀身之祸?
到底是谁杀了曾黄淑惠?又为了什么原因行凶?那群看见她炫耀美金的朋友,是不是为了她的钱财心生歹念?警方经历一番搜查,找了几个嫌疑犯,最后锁定1972年8月24日午宴的主办者许尚德,就是涉嫌最大的一位。
47岁的前警校生许尚德,除了会对寡妇开差劲玩笑之外,还是个有伪造文书、违反票据法、杀人未遂等前科的烟毒通缉犯。
让警方认定他就是真凶的原因,则是法医在为死者验尸时,从下体处采集到男性体液,比对血型后发现与许尚德相符,都是AB型。
这个新发现似乎能够解释暧昧不明的犯案动机:许尚德与曾黄淑惠相识时间虽然不长,但不仅有金钱往来,还可能有性关系。两人大约在26日到27日之间某个时段发生争吵,情绪失去控制的许尚德攻击曾黄淑惠,最后杀害了她。
除了上述的血型,许尚德的鞋子也与现场遗留鞋印相符。他与曾黄淑惠在26日上午曾与游阿财相约在火车站,但游阿财最后却没有见到死者跟许尚德,不仅无法为许尚德提供不在场证明,还更加深了他的嫌疑。
除此之外,许尚德更被证人黄永兴指认说死者尸体被发现当天的29日早上,告诉他人“曾黄淑惠心脏病发死掉了。”
如果命案当时还未见报,他又怎么先知道曾黄淑惠死亡呢?种种不利的证据,将许尚德送上法庭,面对极刑的制裁。
然而,人真的就是他杀的吗?警方迟迟无法厘清命案发生日期究竟是26日上午还是27日上午,也无法清楚解释月历和报纸的问题;同时,警方也无法证明许尚德真的在凶案现场,甚至找不到血衣等重要证物,只能说被凶手“烧掉了”。
在法庭上不断大呼冤枉的许尚德,是真的被冤枉,还是为求脱罪狡辩?我们无法百分之百确定。
我们只知道许尚德被判了多次死刑之后,在第八次更审改判无期徒刑,虽然逃过刑场子弹,却始终没有摆脱杀害曾黄淑惠的罪责。
1972年11月25日星期六,警方还在忙着侦破曾黄淑惠命案之际,台北市的天气开始转凉了。
晴光市场的一位43岁女摊贩李凤英,正忙着处理要贩卖的牛肉,上午10点,中央市场批发肉商蔡锦章前来向她收款。
“帮我顾摊一下好不好?”李凤英的手指在前一天被机器绞伤了,有点使不上力。她把摊子交给蔡锦章顾,11点先赶在银行关门前领了3万元巨款,快中午12点时她赶回位于双城街的自宅,准备替放学的孩子们做饭。
想不到这一去,就是永别。
12点15分,李凤英的孩子们上完半天课放学回到家,没看见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却看见她倒在冰箱旁边,鲜血不断从伤口涌出。
孩子们急忙找了父亲的同事帮忙把母亲送医,但母亲最后仍是不治身亡。
接获通报的警方赶到命案现场,现场一片狼藉。死者李凤英被刺了两刀,一刀命中左手臂,另一刀直刺左胸,几乎伤及心脏,鲜血染满地面。
警方从目击者证词跟现场状态判断,李凤英返家的时间大约介于中午12点到12点15分之间,凶手可能正在屋中行窃,却撞上返家煮饭的女主人,盗窃被逮愤而行凶。

《联合报》1972年11月26日报导
如果李凤英早一点或晚一点回家,是不是就能闪过此劫呢?想到这点就令人不胜唏嘘。
凶手行凶之前,显然大肆搜刮了一番,死者家中的许多现款、首饰都不见了。但有失,亦有“得”。一条宝贵性命跟大量财物遗失了,房子里面却多了一双来历不明的男用皮鞋。
显然凶手在仓皇逃亡之际,留下了那双皮鞋,成为警方日后侦破命案的重要线索。
有了这双皮鞋,警方就掌握了一项凶嫌的重要特征,也能够追查出售皮鞋的店家,从而找到更多线索。
于是乎,警方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搜索,终于在1973年1月找到一位绰号“阿庆”的惯窃涉有重嫌。34岁的阿庆本名林文庆,有多项窃盗前科,列管为甲级流氓。
警方比对他的指纹、鞋型,与现场遗留证物相符;林文庆的外型也符合李凤英邻居跟鞋店店员的指认证词,证明他就是入室行窃、杀害李凤英的凶手。
《中央日报》1972年9月22日报导
除此之外,警方也发现李凤英与林文庆其实相识,林文庆在案发之前经常出入李凤英家,显然两人至少有段友好关系。
但这段友谊却往贪婪与暴力的方向一路下探,终结了李凤英的性命,林文庆也在1973年6月15日因为强盗杀人与其他杀人案件,被判处三个死刑,走向末路。
四大天王都有第五人?五大刑案当然也有六个!
“五大刑案”至今已经凑齐:曾黄淑惠命案、双城街李凤英命案、立委吕云章遇袭案、中华商场彭玉戈命案,以及景美翁媳命案。不过,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吗?真是太天真了!
所谓“五大刑案”这种反派魔王一般的称号,当然是当时的媒体看心情选几个知名案件冠上的。在最晚的景美翁媳命案发生之前,当时人们口中的“五大刑案”其实还包括义美爆炸勒索案。
没错,就是那个号称“食品界良心”的义美,在1972年9月21日当天,延平北路的义美西点店发生爆炸,炸伤了12位排队买月饼的客人。
义美老板高腾蛟向警方表示,义美自同年9月以来就不断接获勒索电话跟信件,他并未认真看待勒索者,想不到对方却来真的,在中秋节大排长龙之际,用铁罐装爆炸物放在店门口引爆惨案。
警方致力追查,在1973年1月10日那天逮捕了名为“一条龙”的嫌犯,并准备破获其他共犯,光荣结案,社会又恢复了和平……
但就在1月10日那天,景美翁媳命案发生了,王新政与儿媳黄淑丽在家中遭到砍杀。
打开报纸版面,时间相近的五大刑案不仅一齐作乱,旁边还有各种命案、抢案、纵火案……同一时间的台湾,从来就没有像媒体宣传的那般和谐。
在光明面的下方,流氓、惯窃、杀人犯在底层四处乱窜,警方的侦讯手法还停留在五股箱尸案(1976年)发生以前的“科学办案”,不知道制造出多少冤错假案。
戒严时期真的治安良好、民风纯朴吗?现代社会真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吗?从我们发掘到的戒严时期刑案与社会状况来看,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无论在哪个时代,重大命案跟刑案都不可能停止发生,速审速决也阻止不了亡命之徒杀人越货,倒是可能制造更多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