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很小就离开父母,在江浙读书,父母在嗜辣的地方长期做生意,自然无辣不欢。她的父母认定,现在湘菜川菜流行全国,再加上她工作隔三差五出差,去到外地也会吃到辣的工作餐,女儿如此挑剔,多一点儿辣味就受不了,肯定不行。为了让她习惯吃辣,最恐怖的时候,家里一桌子辣椒,炒个西蓝花都得是辣的,因为受不了辣味,她边吃饭边喝大量凉水,后来胃就一直不太好。她的父母终于放弃,但还是数落她,你以后就知道了,我们是为你好。他们用自己身边世界的观点定义了“好”,然后按这个规则修剪自己的女儿。很巧,不愿意做某些事的时候,我也常常听到“为你好”。
从小我就不敢坐过山车,跳楼机,我爸看不下去,觉得胆子这么小,以后肯定会吃亏,就老带我去游乐园。即使每次从各式各样的项目里下来都头晕眼花甚至想吐,我爸还是坚持同一个看法,我这是为你好。虽然我一直觉得部分游乐设施是花钱找罪受,坐上什么大摆锤也体会不到肾上腺素带来的美妙,可我真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责怪自己的懦弱,因为不喜欢做能证明自己有足够勇气的事。直到后来我发现,从来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可以衡量人的品质,退一步说,就算这样是胆怯,我也有选择永远不勇敢的权利。
“为你好”的第一层荒诞逻辑在于,所有对于“好”的判断几乎都是自私又自大的,大多数人都能吃辣,吃辣适应环境,好;勇者不惧跳楼机,极限运动证明勇气,好,这样统一标准的“好”,本质上是在不停地塑造一模一样的人。我们按照社会通行的看法被调整,失去了寻找自己的特质的机会,而事实上,有时反而是那些大家看起来不那么好的特质,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这就是“为你好”的第二层荒诞逻辑,它总是试图夺走人接受自己不那么好的权利。“为你好”的潜台词是“你必须好”,你必须勇敢,必须接受能力强,包容自己的缺点就是堕落。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人陷入无尽的焦虑,缺点是生命里永远不能被剔除的一部分,把缺点看成罪过,就会不断地寻找救赎。
我们都经常说“你不能”而很少说“你可以”,可是带着缺点生活是可以被允许的,人都有选择自己成为一个很好的人或者一个不那么好的人的自由。如果继续追问,为什么“为你好”执意促人上进,也许我们会发现更残忍的真相,为数不少的“为你好”,不过是图自己方便而找的借口。公司的老员工把工作交给新人,到底是为了让新人得到锻炼,还是自己省事,大概很难说清。要求你遵守下班后自愿加班的潜规则,到底是为你培养积极奉献的意识还是另有原因,可能该有不同的答案。有人制定 “好”的规则,以“为你好”的方式让你服从规则,而我们也许该叩问这规则,也抱一抱在“为你好”的世界里,不幸福的自己。就算什么都改变不了,至少,也不要因为自己不够好而自我怀疑,筋疲力尽。
|
起飞页提供免费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