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短篇故事
揭秘最诡异殉情:同性恋人让全车人陪葬+ 查看更多
揭秘最诡异殉情:同性恋人让全车人陪葬
+ 查看更多
作者:一二三
2022-01-30 19:23
大家好,我是一二三。 生命只有一次,请珍重。 ![]() 45路公交车。 “叮咚!下一站,沿江东路站……” 你被报站声惊醒。 你是李诗情,发现自己再次回到循环。 奇怪。 明明上一次张警官等人已经上车抱走了高压锅,并将锅扔进了江里。 最后,高压锅也在水中爆炸了。 你们所有人都摆脱了循环,你和肖鹤云也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怎么,你又进入循环了? 随着45路来到沿江东路站,卢·猫之使者·哮喘征服者·被光选中的人·笛上车了。 1点40分。 距离爆炸只剩下5分钟。 哎,真烦。 这个循环怎么没完没了。 没事,反正你也知道怎么处理了。 你看向身边准备和…… 不对! 肖鹤云怎么没了? 你环顾四周,并没有看到肖鹤云,但其他人都在。 也就是说,这次他没有进入循环? 还是说,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他了? 尽管你依然有很多问题,可你知道,这次,你只能靠自己了。 你立刻给张警官发去了信息,通知了公交车上有炸弹的事情,并和他确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1点42分。 你和卢迪、老焦等人一一沟通,得到了他们的信任,答应给予帮助。 随着45路慢慢靠近大桥,抢锅行动,开始! 卢迪和老焦冲过去控制住了疯狂的锅姨,而你,则成功夺走了高压锅。 1点44分。 你们的举动引起了乘客的骚乱。 快乐一哥拿着手机嚷嚷起来。 “哎呀,你们这是干嘛呢?” “司机,快停车!有人打架呢!” 可司机但并没有停车,反而踩了下油门。 你抱着高压锅慢慢走了过去,此时外面警笛声响起,公交车已经被多辆警车包围了。 但司机并没有停车,他依然在疯狂加速。 鉴于上次成功的经验,你知道只有将王萌萌跳车的真相告诉司机,他才有可能停车。 可当你来到司机身边的时候,你却愣住了。 司机不是王兴德! 而是一个陌生人。 他,戴着眼镜,一脸斯文,微笑着看了你一眼。 而在他方向盘的右侧,放着一个便当盒,上面写着两个稚气的字,“爸爸”。 这个人,正是猥亵王萌萌的那个死变态! 他怎么成了司机? 此时,变态说话了。 “李诗情,你跟王萌萌长得真像!呵呵,欢迎来到我的循环,在这里,你是跑不出去的……” 就在这时,《卡农》的声音响起。 1点45分。 你,看到了光。 45路,再次爆炸了。 ……… 各位不要紧张哈,上面纯属YY。 猥琐男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他根本没机会逃脱的。 感谢李诗情和肖鹤云,在他们的努力下,45路公交车没有爆炸。 《开端》毕竟是小说,是电视剧。 李诗情们可以通过时间循环来救人。 可如果,爆炸发生在现实世界呢? 各位是不是觉得这种爆炸案只能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呢? 不,实际上真实发生的,比这个要惨烈的多。 在1998年的情人节那一天,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武汉公交车爆炸案。 这起爆炸案,正是《开端》的原型。 大家也许有的人知道,但鉴于时间已经过去了二三十年,一些年纪小的可能不太清楚,今天就来聊聊说说这个案子。 在真实的案件中,没有循环。 那些遇难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让我们看看,那一天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 1998年2月14日。 武汉。 这一天,是西方的情人节。 武汉那个时候过这个节日的人,并不是很多。 主要是一些大学生会购买鲜花或者巧克力送给自己的爱人,以此来庆祝他们甜美的爱情。 10点08分,一辆1路公交车,在快到达武汉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堡时,突然发生了猛烈爆炸! 这次爆炸,在一瞬间就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有个目击者当时就乘坐一辆车在附近,幸运的是,他的车辆与1路公交车有一定距离,并没有波及到他。 多年后他回忆: “我感到大桥猛烈动了一下,我在矿山上过班,知道是炸药爆炸。我伸头一看,几十米的前面有火光,还有烟雾,是一辆公交车被炸了。我判断是什么人偷偷携带了炸药,搞危险运输,结果不慎爆炸了。我下车就往前跑,跑了十几米腿就软了。公交车几乎被炸毁,乘客被炸得七零八落,尸体、残肢到处乱飞。”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人间惨剧。 在已经烧的焦黑的公交车旁边,都是惨叫的幸存者、血液和残肢。 以及,散落的内脏。 这起爆炸的目击者,几乎都留下了心理阴影。 有人看到一对恋人被炸飞,女孩断裂的手掌砸在桥栏杆上。 一条穿着裤子的大腿,挂在一辆车子的顶上,司机哆哆嗦嗦的把残肢取下来。 最可怕的是有个半截的身体,也不知道是男女,最少被炸飞了20米,肠子流的满地都是。 目击者缓过劲后立刻赶过去想要帮忙救援,在他靠近到公交车附近,就看到死的和没死的人已经被周边群众基本都拖出来了。 强烈的爆炸还使得周围的正常行驶的车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爆炸引发的冲击波甚至将附近房屋的玻璃都震碎了。 幸好武汉长江大桥非常坚固,只是造成晃动和轻微损坏。 伤者被救护车第一时间送去医院抢救,而同时进行的,还有对于这次爆炸的调查。 此次爆炸,共造成16人死亡,30多人受伤的惨烈后果。 到底是谁如此丧心病狂制造了这起爆炸? 只有确定了嫌犯,才能进一步了解嫌犯引爆的原因。 在《开端》中,李诗情和肖鹤云也在多次循环中进行了调查。 他们查过二次元少年卢迪、瓜农大叔以及打工人老焦,最后才确定了真正的凶手,是锅姨和司机。 但在实际办案中,循环能力是不存在的,那么,该如何进行甄别呢? 首先出现了一些声音,将犯罪分子圈定为下岗职工。 这在当时是具有时代背景的。 因为98年正处于下岗潮的高峰期,而武汉,又是中国工业基地之一,此时也有大量工人下岗。 而家庭还需要他们来养活,面对徒增的压力,有人选择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但也极个别人,试图发泄对社会的不满。 这种说法被不少人相信。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是境外恐怖分子的袭击。 武汉是大城市,自然成了某些恐怖分子的目标。 另外还有爆炸的一个“传说”。 据说当时有个小孩要和家人一起坐车去补课,1路车来了,本来要上车,可小孩突然哭着就是不上车!他说上面都是断手断脚的人!爸妈没办法就没上。 结果......几分钟后,爆炸案就发生了...... 一时间,出现了社会恐慌,很多人不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是选择骑车或者步行。 原本拥挤不堪的公交车在那个时间很快变得人烟稀少。 偏偏又有两辆公交车险些“出了事”。 ![]() 在出事的第二天,2月15日,一辆公交车路过一条小街。 这条街上有家木料商店正在搬家,有人将零碎的木料当街烧毁,结果,焚烧的烟味传进了公交车里。 一个男子立刻大喊了一声,“车子要爆炸!” 听到男子的这句话,车内顿时乱作一团,乘客吵闹着要下车,而司机也很慌张,当街将车子停下,火速打开车门,随后自己也跳车逃走。 后来发现只是焚烧木料的误会,但这十几个乘客没有一个再愿意上车,而是分头选择步行离开。 另一辆公交车同样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根据一个乘客回忆,当时他在车上突然听到了“砰”的一声巨响。 车上也立刻出现了一个令人胆寒的声音,“炸弹!快跑啊!” 一时间,车内炸开了锅。 司机也根本顾不上开车门,自己先跳车跑了,乘客们打不开车门,只能跳窗逃命。 现场极为混乱,摔倒的、踩鞋的、磕碰脑袋的,哪哪儿都是一片混乱。 后来才知道,这声巨响,乃是路边一个炸爆米花的大爷在放炮! ……… 虽然有惊无险,但也足以见得2月14日发生的爆炸案,给当地群众造成了怎样的心理阴影。 为了消除不良影响,让老百姓回到正常生活,公安机关抽调了很多刑侦专家组成专案组来进行调查。 这个专案组,按照现在的话来说,简直就是“中国刑侦的天团”! 公安部曾经公布过首批“特邀刑侦专家”名单,共有八个人,而这次参与调查爆炸案的,就有其中的4个! 专案组到位,案子很快有了进展。 首先,确定爆炸地点,炸药,师父是放在公交车地面上的。 如果放在大桥上,那炸出的坑就是放射性的。 接着,法医们用了两天时间,将214块人体碎片,如同拼图一般组成了16具尸体。 根据这些尸体,就开始确定爆炸时这些人的位置,以及他们的姿势。 还记得《开端》里,张警官让肖鹤云回忆45路上每个人的位置情况吗? 就是这个。 1路公交车上,左边每排坐两个人,右边每排坐一个人,坐在左边的人,基本上都是右手右脚被炸,而坐在右边的人,大多是左手左脚被炸。 所有被炸人员当中,越往前排,受伤越轻。 在16具尸体中,有三具尸体引起了专案组的注意,分别是1号、10号和11号。 这三位,应该是距离爆炸点最近的。 因为,他们,被炸的最惨,要么就是腰部以下都没了,要么就是半个身子彻底不见了等等。 这些人不仅惨,而且发现尸体的地点也距离最远。 说明正是因为距离爆炸点足够近,感受的爆炸力最强,因此才会被炸的最远。 那么,这三具尸体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 案发后三天,警方接待了500多名认尸人,确定了16人中的13人。 最后无人辨认的,正是1号、10号和11号。 警方将这三具尸体放在电视上循环播放。 将尸体放在电视上循环指认,这种事出现的几率确实相当低。 而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有效。 很快,1号被人指认了,她是一名失足妇女,指认人是她的一个小姐妹。 经过调查,警方排除了她的可能性。 此时,警方计算出炸药的当量为10公斤左右,在根据直接目击者确定了尸体飞出的准确位置。 专案组的两位专家更是画出了中国第一幅爆炸现场分析图。 但,最后的10号和11号的身份,还是无法确定。 在关键时刻,一张拼凑出的身份证,终于有了线索。 这张身份证不属于其他那些已经验明身份的死者,很可能属于这两具无名男尸之一。 身份证上的名字是汤某,江西人,警方迅速对其进行核查,发现他曾在 1路公交车始发站附近的一个旅社里。 汤某的入住时间是2月13日下午4点多钟,是和另一个叫齐某的男子同来的。 通过对旅馆服务员详细询问,警方掌握到一条奇怪的信息: 房间里明明有两张床,服务员进房送水时,却发现两人睡在一张床上、一个被窝里。 警方对两人的房间里进行搜查,在床底下找出一截48公分长的导火索! 而对地面尘土进行化验后,没有炸药成分,说明炸弹是原来就做好的,不是在房间现做的。 导火索的出现加大了二人作案的嫌疑,另一组人根据身份证上的信息来到了江西却发现,汤某,竟然还活着! 这是什么情况? 莫非是找错了人? 很快,警方就见到了真正的汤某。 面对询问,他拿出身份证说:“这才是我的身份证,2月3号派出所新发给我的。” 侦查员拿过一看,身份证货真价实,不是伪造的,那爆炸现场的证件是怎么回事,毕竟号码和姓名都对应得上。 但汤某说他没有丢过身份证。 在见到汤某的第二天,警方见到了另一个齐某。 齐某说,他曾经把身份证借给过一个叫曹某的人。 之后,曹某告诉他,身份证丢了,不好意思,还赔给他50元钱。 正是这个曹某,终于打破了僵局。 ![]() 曹某,江西省武宁县人,在调查他的时候,警方还得知,一个叫邹某的人,跟他关系很好。 根据两人的家人和村民们的回忆,1998年1月过年期间,在外打工的曹某回家后在当地旅社打工。 期间认识了一起工作的邹某。 此时的曹某,未婚,靠打零工维生。 而邹某的家人给他定了婚事,让他去做上门女婿。 两个人年龄相仿,且有共同点,心情都很郁闷。 曹某曾经写下过表露自杀倾向的话: “在美丽的地方,结束我并美丽的人生。” 而邹某虽然订了婚,看似完成了人生大事,可实际上他对婚姻并不满意,常常一个人喝的酩酊大醉。 甚至在一次酒后,邹某告诉自己的未婚妻,他如果要死,就要死的轰轰烈烈!还说要让很多人跟着陪葬…….. 当时未婚妻只是觉得邹某喝大了,没有在意,安慰他之后让他早早睡下了。 可未婚妻不知道,其实邹某心中已经种下了一颗恶魔的种子。 专案组采集了曹某和邹某家人的DNA,带去北京和10号、11号尸体提取的DNA进行了鉴定,证实10号和11号,正是曹某和邹某。 曹某和邹某这种相同的“不顺心”,让他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如果,仅仅是普通朋友,可能也就不一定会发生后面的事情。 但他们的关系,却非常“特殊”。 邹某的母亲说,在1998年2月1日那天,曹某来到了邹某家,就直接与邹某睡在同一张床。 而且二人还你吸一口我吸一口的“共享”一根香烟,另外还相互喂食,如果忽略性别,这简直就是一对正处于蜜月期的“小情侣”! 因此,有人开始怀疑他们是同性恋殉情,毕竟从他们的表现,以及选择动手的“情人节”的日子,都具有很大的嫌疑。 至于炸药的来源,在《开端》中说是锅姨本人在化工厂任职,有天然的优势可以拿到,再加上她本人曾经担任高中化学老师,因此可以自制炸药。 而在邹某同样具有这方面的能力。 邹某曾在一家钨矿打工,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放炮。 在钨矿工作时期,他认识了负责人,私下购买了10公斤硝铵炸药。 1998年2月10日,事发前四天,邹某和曹某对家人声称要去武汉打工,乘车来到了武汉。 来到武汉后,他们找旅馆住下,在这里他们的亲密再次引起了服务员的注意。 服务员说连着几天经常出门转悠,晚上一起回来休息。 他们并不是随意转悠,而是在踩点。 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1路公交车上。 到了2月14日这天,邹某和曹某坐上了公交车,并引爆了炸药。 经过调查可以认定,他们并不是报仇,而且跟1路车的司机和乘客也没有任何个人恩怨。 他们做的,纯粹就是因为个人的厌世而引发的恐怖事件! 1998年3月29日,爆炸案宣布告破。 几十名无辜百姓遭遇毒手,除了那16名死者之外,很多伤者虽然保住了生命,但也留下了终身残疾,让很多家庭支离破碎。 这里并不是要说《开端》里的司机和锅姨的做法是对的,可最起码他们还有个动机。 女儿在45路公交车上受害,之后更是命丧大桥之上。 两个老人为了寻求真相而努力了很久。 最后走上了不归路。 当然,再次重申一点,不管怎样,他们都没有权利来伤害别人。 而邹某和曹某呢? 本来就是个人的生活不如意,跟武汉1路车上的乘客有什么关系? 他们的生活又不是这些老百姓决定的? 这二人年纪轻轻,完全可以靠着自己的双手去打拼去挣钱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就算真的不想活了,你有一百种可以安安静静离开人世的方式,偏偏要拉一车人来当垫背? 这种行为,真的是无耻到了极点。 但我曾经过一种声音,是关于曹某和邹某行为的解释。 他们必然是无法值得原谅的,但他们可能遭受着外人对于他们同性恋身份的歧视。 同性恋在二三十年前,对于一些人可能如同“洪水猛兽”,一旦知道周围有这样的人,可能各种脏话早都已经爆出来了。 如果,那时世人对待同性恋不至于那么刻薄,也许,惨案就不会发生。 当然,最后重申一句。 无论有什么理由,通过伤害他人来完成自己的“意愿”,都是不可原谅的。 他们,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 后记 《开端》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时间循环这个点之外,就是关于女性安全和网络暴力了。 女性安全之前说过很多次,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只是希望如果各位师娘们在公共场所遇到变态和色狼了,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大声寻求帮助。 我想要说的,就是网暴。 太多的事例说明,当一个键盘侠,或者喷子,成本太低了。 只要是匿名,仿佛你就拥有了“免死金牌”。 45路公交爆炸案,和网络喷子对于王萌萌的恶意造谣抹黑是分不开的。 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喷子们对一个去世的女孩子施加了太多的恶意。 王兴德夫妇本来就承担了失去女儿的痛苦,现在看到网络上的那些中伤的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近年来,网暴事件层出不穷。 包括我师父刚写的那篇关于刘学州的文章也是如此。 在很多事实不明的情况下,网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刘学州的传言,比如“要求父母买房”等等。 尤其在某报的一些不实报道之后,一些不知情的网络喷子专门在刘学州的社交平台下大肆谩骂、乱扣帽子甚至宣泄情绪。 这,正是非常典型的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真的可以杀人于无形。 总有一些网民听风就是雨,在真相尚未揭露的时候,就冲在最前面叫嚣。 还有的人会自动忽视信息的真伪,而直接开启“无脑喷”状态。 这些喷子不仅有你我身边的普通人,还有那些粉丝几百上千万的大V,可不管发声的人是谁,都应该对自己的话负责。 我相信更多发声的,还是善良的人。 你们只是被蒙蔽了双眼,成了那些别有用心人的枪。 希望大家都擦亮眼睛。 远离网暴,看清真相。 最后的最后,马上就是春节了,很多人也踏上了返乡的路。 大家请务必注意安全,平平安安回到家,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春节哈。 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喽!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