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 故事 第32章:心上人要跑路 赐卿良辰
赐卿良辰-第32章 心上人要跑路+ 查看更多
赐卿良辰-第32章 心上人要跑路
+ 查看更多
作者:月落
2022-04-19 16:01
前情回顾: 汤瑞冷汗琳琳头脑嗡嗡,忽然感觉眼前天旋地转。 昏倒前,他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谢天谢地,本官晕了。 第32章 心上人要跑路虽然魏光嗣下意识去扶汤瑞,汤瑞还是摔在地上,瞬间不省人事。 立刻有太监跑过来,把汤瑞架到偏殿由御医诊治。 官员在朝堂昏倒是常有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魏光嗣极为不满地瞥了汤瑞一眼,继续死谏。 你随便晕,谁也不能拦着我搞事儿。 “陛下,”他恳切道,“汤大人不能回答,晋王殿下可在殿中。” 众人这才发现,往日在朝堂上举足轻重的晋王刘礼,今日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话。 皇帝的目光投向刘礼。 他有七个儿子,如今获封亲王上朝听政的,只有晋王刘礼和赵王刘恪。 他们都谨慎稳重。 今日议的是皇太孙的事,皇子的确不方便多讲。 不说话,反而比说话更得人心。 “晋王,”皇帝的声音平添几分冷厉,“你说,怎么回事?” 刘礼揽袍下跪道:“儿臣昨日的确与兄长起了争执。” 语气和缓,恭敬持重,并无怨言,反而口称“兄长”,情谊深厚。 他说完抬头,露出嘴角的乌紫和肿胀。 只见刘礼的半边唇角乌紫一片,肿胀从人中蔓延至脸颊,其状可怖。 众朝臣倒吸一口冷气,又看向孔佑。 他仍然跪在地上,神情中并无悔意。 立刻有大臣摇起头来。 果然是在乡野长大的,未受教于皇族和大儒,心智不足、粗暴蛮横啊。 看来只是个模样好看的绣花枕头,远不如晋王殿下。 这么想着,就觉得他能做世子就不错了,怪不得御史中丞要弹劾。 “你们争执什么?”皇帝问。 他脸上并无怒意,只是有些疑惑烦恼,像一个面对家中孩童吵闹,要从中调和的长辈。 “女人。”刘礼道。 大臣顿时不再吸气,反而竖起耳朵,仔细听起来。 事关风花雪月,人人爱听。 刘礼恳切道:“儿臣不小心打了兄长的女人,兄长生气,这才反击。” 原来是反击啊,还是为自己女人出气。 但凡有女人的大臣,都觉得这事儿可以原谅。 而那些没有女人的,不禁也想为女人争斗一番。 不过虽然情有可原,但到底是殴打亲王,是否褫夺爵位,就在皇帝一念之间了。 皇帝很明显要偏袒孔佑。 “阿琅,”他责备道,“先太子,孤的王兄,只留下你这一条血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可以鲁莽至此呢?晋王若还手怎么办?把你打个三长两短,孤怎么对得起孤的王兄呢?” 他说着忍不住露出几分悲戚。 这一番话虽然责备,却并不严厉。 因为见孔佑脸上没有伤口,便想到晋王可能没有反击,顺口认同了晋王的行为。 如此,晋王和孔佑高下立见。 孔佑这才有些歉意,垂头道:“侄儿错了。” “你也是!”皇帝又看向刘礼,骂道,“做事不分轻重!贵为亲王,竟然殴打女人吗?” 刘礼并没有解释他打的女人便是公堂上审讯的良氏遗孤。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这个错他认了,希望孔佑也别不识好歹。 朝臣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今日是个好日子,先太子有了遗脉,皇帝阖家团圆,还听到一桩趣闻。 如果不提太尉大人的事,今日就可以退朝回家吃饭了。 只是在一片祥和之中,御史中丞魏光嗣又喊道:“陛下和晋王原谅世子,祖宗法度不能原谅,臣请谏——” 他的上司御史大夫已经黑了脸,却也只能无奈地看向他。
“臣有要事禀报!” 一个尖利的声音压过魏光嗣的喊叫,惊得人魂飞魄散。 那声音好似在说:你可闭嘴吧! 因为刻意拔高,说话的人喊破嗓子,以至于咳嗽了好几声,才能正常说话。 那是奉常大人徐易水。 徐易水五十来岁,瘦高个子,模样无甚出众,眼睛却很亮。 那是一双似乎坠落过星辰的眼。 奉常大人观星象、辨吉凶;掌天地、神祇、人鬼之礼;统管音乐、祝祷、供奉、天文历法、卜筮、医疗。 地位崇高,位列九卿之首。
只见徐易水扬声道:“立夏之时,臣曾替代陛下祀赤帝于南郊,当时便见吉光普照,隐有祥意。后来莲池赏花,有双龙破水而出,盘旋直上九霄,臣夜观星象,知是潜龙隐于世间。昨日臣终于找到潜龙之位,便是南街孔家,世子住的地方。可见天有兆意,承认世子乃皇族子嗣。故而若御史大人执意要褫夺世子爵位,微臣以为不妥。” 这一番话文绉绉的,大意就是说,今年的吉兆都是因为孔佑,如果褫夺他的爵位,便是与天对抗。 这谁敢啊? “魏大人,你可听到了?” 皇帝脸上露出几分愉快,他转身走上台阶,端坐在御案之后。 “就这么定了,”皇帝笑道,“就由奉常宗正二卿,协办世子认祖归宗之事吧。你们也都起来,别跪得乌压压一片,孤看着心烦。” 这样很好。 无人再提皇太孙之事,就连孔佑的世子身份,也是皇帝和奉常保下来的。 虽然有天意之说,但如果皇帝没有允许,奉常也不便开口。 朝臣这才起身,有些年老的大臣因为跪得太久,不得不相互搀扶。 不过无人去搀魏光嗣。 一是因为他袖子上有很多鼻涕,二是因为都不敢跟他扯上关系。 魏光嗣露出几分遗憾,跟着起身。 他的动作有些僵硬,腿麻。
然而众人起身后,孔佑却并未起身。 “陛下,”他叩头道,“微臣要举告太傅杨秋皓,告他徇私报复,私调兵马刺杀先父,酿下宜阳驿站火灾一案。求陛下明察。” 刚刚起身的朝臣顿时又是一惊。 倒把这事儿忘了。 看来距离退朝遥遥无期。 “孤听说了,”皇帝道,“孤还听说,你有满满一车证据。” 说到这里,皇帝看了一眼太监总管道:“你去看看汤瑞醒了没有,问他证据在哪里,可有妥善保管。” 太监总管去了不多久便回来,说汤瑞还没有醒。 这是铁了心要晕到退朝了。 见事情这样,刘礼跪地禀报道:“回禀父皇,儿臣已协助汤大人把证据保存在京兆府后堂,并派专人把守。兄长还说有许多人证,等他们来,一并收到京兆府去。” 皇帝眉心微蹙,斜睨杨秋皓。 杨秋皓神情呆滞,并不为自己辩解。 殿内静了静。 朝臣们偷偷打量着对方,都希望有人能出头为杨秋皓说几句好话。 但他们没有见过证据,不知道这事是否已铁板钉钉,故而怕自己受到牵连,均噤声不语。 刺杀皇族是夷灭九族的大罪,几个与杨秋皓沾亲带故的大臣,已经在瑟瑟发抖了。 “孤不信。”良久,皇帝叹了一口气道。 “孤与杨卿,在军中相识,已有二十多年。杨卿为人不拘小节、赤胆忠心,更曾救驾有功,获赐免死铁券。孤栽培他,提拔他,信任他,别人能做这样的事,孤不信他会。”
皇帝的声音饱满真切,低沉中有几分沙哑。 他并不避讳自己对杨秋皓的倚重。 毕竟若不是倚重,怎么能把军机大权交到他手中呢。 杨秋皓神情感动,“嗵”地一声跪下了。 “陛下——”他的头重重磕在地上,极其伤心委屈。 这一声呼唤惹得不少朝臣泪湿眼窝。 “但是——”皇帝话锋一转道,“如今若想还你清白,堵住这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杨卿只能到公堂上走一趟了。” 毕竟昨日孔佑已经在京兆府送上证据,多半京都人已经知道了这件事,过不了多久,整个大周就传遍了。 此时护着,反而不利。 杨秋皓的头一次次磕在地上,他什么都没有说,却像是什么都说了。 “至于讯问的地方,”皇帝道,“也不必换了。孤看京兆府衙门就很好。就由丞相、御史大夫、廷尉一并审理,其余众卿配合。” 被皇帝提到的几个人连忙出列跪地。 皇帝又嘱咐道:“不准动刑、不准上脚镣,你们若没有铁证如山,休要欺辱孤这股肱之臣。” 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孔佑叩头谢恩,缓缓起身。 朝会这才散了。 汤瑞恰好醒来,不过当他听说要在京兆府审问杨秋皓时,非常后悔自己醒早了。
孔宅的景色还是那个样子。 但孔佑觉得一切都变了。 树影更婆娑,花更香,心里窝着软软的什么东西,想揉一揉。 他径直前往沈连翘居住的小院。 她仍旧趴着,目光迷离,像一只蹲在草丛里的小兽。 “东家,”见孔佑进来,沈连翘道,“听说我肋骨断了。” 孔佑的脚步停了停,自责的情绪蔓延开来。
今日事情顺利,他竟忍不住想要跟她分享好消息。 却忘记她还伤着,她还痛着。 “嗯,”孔佑道,“大夫说要多休养。” “东家,”沈连翘轻咬下唇道,“我记性不好,是不是被他们从咱们金楼拉走的?” “嗯。” “这就好办了!”她露出几分狡黠的笑,“给东家做事时被人打伤,应该算工伤吧?快给管家说说,让他赔我银子!” 孔佑忍不住笑了。 他的笑容从唇角散开,比往日那些笑更加真实自然,笑得整个人有些摇晃,才迈步走近她,坐在她身边。 “你心里就只有银子吗?”孔佑道,“虽然伤了,但你吃住和诊治都是家里在管,又不需要出去做事,已经算赔过了。” “谁说奴家不出去做事?”沈连翘换了条胳膊枕着,“奴家要回去看望娘,过两天,还有个邀约呢。” 邀约? 这姑娘了不起,请她的人比请自己的人都多。 上一次是刘礼,这一次是谁呢。 “你说说,耽误了哪个邀约?” 孔佑饶有兴致。 “哑巴哥哥啊,”沈连翘扳着指头数了数,“今年恰好第七年,我们要见面了。” …… 注1:图片是登封观星台,由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建造。我常常因为看到这些,而心生感动。感动于人类如此渺小,却向往浩瀚太空;星辰如此遥远,我们的先祖却推演出了二十八星宿。 ![]() 阅读其它篇章:赐卿良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