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 故事 第64章:情人的能耐 赐卿良辰
赐卿良辰-第64章 情人的能耐+ 查看更多
赐卿良辰-第64章 情人的能耐
+ 查看更多
作者:月落
2022-04-30 13:36
前情回顾: “汤大人,”那人道,“皇帝的意思是,这么放了,还不如饿死呢。” 是……这样吗? 汤瑞抬头偷瞄皇帝,只觉得遍体生寒浑身哆嗦,一句话也不敢多说了。 第64章 情人的能耐圣意难测,但别人都给指了明路,就这么办吧。 汤瑞在心中盘算着,原本每日派一碗稀粥给那些人果腹,从今日起,就只能送菜水了。 不知道这么做,会不会有损阴德。 他正在腹诽皇帝的决定,忽然便听到一个正气凛然的声音道:“臣要弹劾京兆府府尹汤瑞!” 汤瑞打了个哆嗦抬头,看见高举笏板的不是别人,正是御史中丞魏光嗣。 又怎么了? 汤瑞觉得脑袋里面嗡嗡响,距离晕过去,很近了。 皇帝斜睨魏光嗣一眼,算是许可他奏事弹劾。 魏光嗣扬声道:“臣要谏汤大人对京畿一带疏于管理,不宣陛下圣德,以至于无力教化万民,引得读书习字之人不尊律法,滋事生乱。” 汤瑞心中松了口气。 还好,只是拍陛下马屁,顺便让他为加重赋税引来的民闹背锅而已。 “微臣有罪。”汤瑞立刻跪地认下了。 他二人一个骂一个认,让皇帝的情绪舒缓了不少。 诸位大臣也纷纷跪地认罪,自承未能为皇帝分忧。 皇帝端坐御案后,抬手道:“众卿辛苦,难免所虑不周。百姓民智未开,偶有乱事,也是寻常。” 早朝就这样结束了。 那些希望减轻赋税的官员,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魏光嗣回到家中,看到一向调皮捣蛋的儿子正歪头坐在门栏上。 “西席先生还没有到吗?”他问道。 魏光嗣的儿子原本在学堂读书,但夫子被抓,眼看孩子的功课耽误了好些天,无奈之下只好请人来家里教书。 “不要别人教。”儿子哭丧着脸,神情委顿得像一个苦瓜。 这就奇怪了。 平日里跟着夫子,没少撒泼闹学。这会儿换了位老师,竟怀念起夫子了吗? 正要再问,魏夫人走出来。 “怎么样了?还要关着?”她神情担忧道。 “恐怕出不来了。”魏光嗣叹了口气。 皇权君威,岂是几个读书人能挑衅的? 可惜他与夫子私交不深,知道这事儿时,夫子已经被抓了起来。 魏夫人秀眉蹙起,攥紧双手道:“如果世子爷在,肯定能想到办法。如今到了这步田地,还有谁能救出夫子呢?” “不只是夫子,”魏光嗣握住了魏夫人的手,“那些读书人,满腔赤诚,又有何错?” 夫妻俩站在秋风萧瑟的连廊下,良久不语。 戈壁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借着昏黄的月光,隐隐约约,能看到前面敌军堡垒上的哨兵。 孔佑紧贴一段矮墙匍匐在地,从衣袖中摸出信烟。 大周军队和匈奴军队刚刚打过一仗,胜负不分,退守城池。 趁着敌军放松警戒,孔佑找到向导,一路风尘仆仆探到敌军营寨。 孔佑只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被沙尘包裹。 它们钻入他的头发、脖颈,在铠甲下磨烂他的皮肤,生出血痂。 握刀的手已经有些迟钝,天气寒冷呵气成冰,然而军将们铁骨铮铮,终于到达这里。 如今他距离匈奴单于,只有数百丈了。
“将军,”紧随他而来的越骑校尉悄声道,“咱们等援军到了,再打吧。” 对方毕竟是匈奴单于。 这些年来,边境军队屡吃败仗,已经对匈奴人生出畏惧心。 “不,”孔佑道,“大军出动,必然会令敌军警惕。到时候单于逃了,咱们就白来一趟。” “可……”越骑校尉看向步兵校尉,“咱们人手不够啊,这么攻打,岂不是送死?” “也不见得是送死。”步兵校尉嘴里叼着一根木棍,狠狠道,“打他娘的一个快进快出,就算杀不了单于,也把老头子吓得魂飞魄散。” 匈奴单于已经年近六十,这才没有亲自领兵出征。 副将和步兵校尉意见一致,越骑校尉也不再质疑。 遇到匈奴后的数次战争,已经证明了孔佑的能力。他不仅仅是一位养尊处优的皇子,更是能够运筹帷幄的将军。 校尉转过头去,悄声点卯军队,准备出击。 孔佑把信烟交给步兵校尉:“围绕匈奴军营,八个方向都要发出信烟,这是障眼法。” 大周的信烟,冲天而起烟花四散,不光提醒方位,也能震慑敌军。 孔佑握紧刀柄。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 遥远的洛阳城中,也有一个喜欢看月亮的姑娘。 这次的战斗,是送给她的礼物。 祝她旗开得胜,祝她事事如意。 沈连翘通宵待在夫子家里。 师母的记性好,夫子教过的学生,她基本上都能记得。 有教无类,这里面有官员之后,也有贩夫走卒。 夫子曾在各地游学,远至余杭或者太原,都有他的足迹。在哪里停留,就会在哪里办学,就有哪里的学生。 接下来就是寄信出去。 寄信必须要走官家的驿路,一下子寄出这么多信,难免会被朝廷拆信查验。上次给良氏族人寄信时,她分了好几日慢慢投送,才稳妥到达。 这一次怎么办呢?沈连翘正在着急,周长安来了。 周长安,宜阳县驿站的驿吏。 在京兆府衙门一起受审后,沈连翘已经跟他很熟悉。 “你怎么来了?”她有些意外道。 周长安看起来仍然很精明,他恭敬道:“世子爷离开时交代过,京都的人都听沈掌柜差遣。听说您要寄信,小的就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听说,听谁说的啊? 或许她的身边,一直有孔佑安排的人。 沈连翘觉得心里暖暖的,她掀开身后巨大的箱子,点头道:“那么这些信,就有劳周小哥啦。” 信寄出去后,能做的只剩下等待。 沈连翘在信中约定时间,二十日后在京兆府外,擂鼓喊冤,把夫子救出来。 他们不能与皇帝对抗,也不能主张废除新的税法。 只要能救出夫子,就够了。 可是,有人会来吗? 沈连翘每日都到城门那里看一看,进入城门的人不多,大多都是为了逃避赋税征收,贱卖田产、携家带口搬出京城的百姓。 “不会有人来的。”知道这件事的严管家道,“虽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更何况离家往京城来,要办官凭路引,花费巨大,值得吗?” 值得吗?不过是一位教导过自己的老师。 沈连翘抬起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 月光如冰,初冬寒凉。 “可是京城还有很多夫子的学生,他们走几步,就到京兆府了。” 沈连翘这么说,是在给自己鼓劲儿。 “天子脚下,更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严管家摇了摇头,抿口清茶。 住在京城里的人,更加不敢同朝廷对抗。 “那我就自己去!”沈连翘起身道,“京兆府牢房不准探监了,听说夫子生了重病,到那一日,如果没有人来,我自己去救!” 真是个倔小姐。 严君仆暗暗笑了。 京中的事已经送信到北地,世子爷吩咐下来,说如果那些人不来,即便劫狱,也要救出夫子。 他们的人可比百姓难缠多了。 世子爷交代过,不要让沈连翘走在最前面。要护着她,如果事败,把她保护起来。 一切安排妥当。 至于夫子的那些学生,来或者不来,不影响事情的结果。 沈连翘不知道这些。 十一月初五这一日,她的马车刚刚驶出世子府外的巷子,便有人在前方阻挡。 为首的那个她见过,正是晋王刘礼的随从,夜崖。 “沈姑娘。” 夜崖对沈连翘恭恭敬敬施礼,低声道:“奉晋王殿下的命令,请沈姑娘走一趟。” 夜崖千里迢迢从北地赶回来,阻止沈连翘同朝廷对抗。 可当他到达京城,却发现沈连翘日常只是去铺子里做事,并没有任何触怒朝廷的举动。 夜崖不敢放松警惕,盯了一阵子,才查出沈连翘要在今日击鼓鸣冤。 差一点,就来不及阻挡了。 “你不是去北地了吗?”沈连翘掀开车帘惊讶道,“仗打完了?世子爷要回来了?”
她说着望了望夜崖身后。 天刚亮不久,大街上空空荡荡,没有她想见的人。 沈连翘的睫毛垂下,神情失望。 夜崖心中有点为晋王抱屈。 殿下听说沈连翘的夫子被关,心急如焚的样子犹在眼前。可沈连翘却只是询问世子爷而已。 “仗还在打,”夜崖道,“晋王殿下为姑娘打算,不想姑娘触怒陛下。请沈姑娘今日不要去京兆府了。” “如果我不答应呢?”沈连翘道。 如果夫子的学生一个都没有来,就靠她一个人了。迟一天,夫子就不一定能扛下去。 “那便对不住了。” 夜崖退后一步,他身后的人走上前来,手中握着锋利的钢刀。 晋王殿下说了,无论如何,要阻止沈连翘。 …… ![]() 阅读其它篇章:赐卿良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