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阿朱是神威凛凛的萧峰身边最善意的点缀。
但萧峰曾说:“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岂是一千个、一万个汉人美女所能代替得了的?”
她不是萧峰的附庸,她是独立而精彩的女子。
最难能可贵的是,阿朱的善良,带有锋芒。
善良,需要刚强的性格来保护
阿朱一出场,就让人大开眼界。
那时,她是慕容复的婢女,住在江南水乡的听香水榭,与慕容复的燕子坞水路相通。
贪图武学的鸠摩智来到燕子坞,找借口想一览慕容家还施水阁的武学典籍。
燕子坞中,走出一位“须发如银”的老黄伯伯。他对鸠摩智说起慕容复的行踪:“我可老糊涂了,好像是去西夏国,又说什么辽国,也说不定是吐蕃,要不然便是大理。”
当时天下五国分峙,除了大宋,这老人把其余四国说全了,读者看着好笑,鸠摩智心中气极。
老黄伯伯去请管家来,“脸色焦黄”“精明能干”的“管家孙三”,几句言语暗中戏弄了鸠摩智;接着又请出了身份尊贵,老眼昏花的“老太太”,让众人向她磕头……
而这三位形貌声音完全不同的老人,竟都是十几岁的小姑娘阿朱扮演。
书里形容她真实的样貌:“这女郎是鹅蛋脸,眼珠灵动,另有一股动人气韵。”寥寥数笔,勾勒出集江南灵秀之气的伶俐少女。
阿朱没有上乘武功傍身,她天性活泼,喜欢乔装。主人不在家时,她便以惟妙惟肖的易容之术,试探上门的高手,以计谋判断敌友,以急智应对强敌。
当鸠摩智要伤害阿碧和她,阿朱开启机关,乘船从水路逃脱,不忘带走被鸠摩智抓来的段誉。
阿朱心地善良,却绝不懦弱。靠计谋和机关,相救初识的段誉,展现了她极富主见和判断力的一面。
他们一起逃到舅太太王夫人的曼陀山庄,差点被王夫人砍下手来,好不容易从曼陀山庄离开,小船划近阿朱的听香水榭。
阿碧笑说:“阿朱阿姊,你家里在闹元宵吗?这般灯烛辉煌的。”阿朱却默不作声,她已经知道“我家里来了敌人。”
段誉说,如果敌人是平庸之辈,就去教训教训他们。阿朱脱口而出:“避强欺弱,这种事谁不会做?你怎知敌人很厉害呢,还是平庸之辈?”
面对未知的困境,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也有绝不恃强凌弱的大气。临事不乱的机敏和刚强的手腕,才能化解危机,守护心中柔软的善意。
阿朱虽是听香水榭的主人,却不因对方弄乱了她的住处就不分青红皂白攻击对方。而是和众人装扮成渔翁渔婆,通过观察和打探,逐渐了解对方的身份和目的。
原来是云州秦家寨和四川青城派,因两位帮中人物被暗害,以为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慕容复所为,特意来讨说法。
阿朱逻辑清晰的为两帮派分析,姑苏慕容家没有杀人的动机,杀人之后也没有一再相救的道理。更为直脾气的同僚包不同打圆场,稳住了两派人心。
她凭借机智的言语和顾全大局的智慧,化干戈为玉帛,刹那间为慕容家收服两派朋友。
活泼伶俐、机敏刚强,仅仅是阿朱性格的一部分。
善良,需要恰到好处的尺度
在听香水榭轻松处理了庄中对手,阿朱一行人收到传信,西夏国“一品堂”有大批好手突然来到江南,包不同带着阿朱阿碧一同前去查探。
在那片云蒸霞蔚的杏子林,阿朱目睹了丐帮内乱,也初次见识了乔峰的英雄气概。
心细如发的乔峰,直言不认为慕容复杀害了丐帮马大元,并对阿朱等人处处相护。在马夫人以书信揭露乔峰身世时,阿朱因对乔峰感激,便为他出言分辨,阿朱聪慧过人,众人听了阿朱的分析,都觉有理。
杏林中,阿朱、阿碧、包不同等人都是慕容复的臣下,但武林前辈赵钱孙出言污蔑慕容公子,只有阿朱忍不住不停与他作对,故意模仿他的声音,言语刺激他的痛处。阿朱也因此被打了一巴掌。
后来,杏子林被西夏一品堂放了“悲酥清风”的毒药,阿朱阿碧被乔峰所救。
为了报答乔峰相救之恩,阿朱阿碧与段誉王语嫣汇合后,阿朱提出要乔装成乔峰的样子、将段誉乔装成慕容复,两人赶赴天宁寺,救出被西夏人俘虏的丐帮众人。
不会武功的阿朱,面对十多名看守寺门的持刀西夏武士,“不由得惶恐”,可即使“心下实在怕极”,她依然“挺起胸膛,大跨步上前,粗声说道:’快报与你家将军知道,说道丐帮乔峰、江南慕容复,前来拜会西夏赫连大将军。’”
别人救了她,即使害怕,小小年纪的她也能豁出性命报答。
阿朱帮谁、救谁,永远都立场清晰。
善良从不是一味忍让、毫无原则。用公正的态度对待与自己有怨的人,用恩德回报对自己有恩的人。这才是善良应有的尺度。
善良,要留给值得的人
乔峰带着阿朱来到许家集,为阿朱求医。普通医师对阿朱的伤势无力医治,乔峰便不断以自身真气渡给阿朱续命。
阿朱知道后,叹道:“乔大爷,你每给我渡一次气,自己的内力便消减一次,练武功之人,真气内力是第一要紧的。你这般待我,阿朱⋯⋯如何报答?”
乔峰虽施恩不图报,但在小小的阿朱心里,乔峰的英雄侠义、恩重如山,深深打动了她。
乔峰探查到聚贤庄齐聚英雄好汉,只为诛杀他。可是只因聚贤庄中的薛神医能救阿朱,乔峰便义无反顾带着阿朱前往求医。
聚贤庄一战,声势浩大、血肉横飞,乔峰以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胆魄杀出血路,最后被黑衣人救走时,他留下阿朱,只为她能得救。
薛神医治好阿朱,她便偷偷去了雁门关。等待了五日五夜,终于等到了乔峰。
在雁门关,乔峰因凄苦身世经历了挣扎的自我认知,可阿朱对他说:“汉人中有好人坏人,契丹人中,自然也有好人坏人。乔大爷,你别把这种事放在心上。阿朱的性命是你救的,你是汉人也好,是契丹人也好,对我全无分别。”
尽管那时汉人普遍敌视契丹人,即使阿朱一开始也认为契丹人残暴无良。可当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可能是契丹人时,她没有丝毫拘泥,她全部的善良都给予值得之人。
阿朱陪着乔峰追查当年害死父母的真凶,然而一路追逐,一路被抢先。知道当年“带头大哥”身份的人都一一毙命。
知情者智光禅师告知乔峰身世,以及他真名为萧峰后,服毒圆寂,他写下“汉人契丹,一视同仁。恩怨荣辱,玄妙难明。”
阿朱深受触动,劝萧峰放下恩怨,塞上牧牛羊。
他们也在那时定情。
萧峰说:“阿朱,你以后跟着我骑马打猎、牧牛放羊,是永不后悔的了。”
阿朱说:“有一个人敬重你、钦佩你、感激你、愿意永永远远、生生世世陪在你身边,和你一同抵受患难屈辱、艰险困苦。”
他们许下归隐塞上的心愿,只需再找最后一位知道“带头大哥”身份的马夫人问清,了却此事,便从此携手关外。然而狡诈的马夫人康敏却给了错误情报,让二人以为害死萧峰五位亲人的是大理段正淳。
巧合之下,阿朱和萧峰竟在小镜湖遇见了段正淳。
而阿朱也在那时,意外得知段正淳和阮星竹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萧峰约段正淳夜里三更,青石桥一谈。阿朱知道,萧峰要杀了段正淳复仇。
那晚狂风暴雨,雷电交加。青石桥上,萧峰拼尽全力的一掌送出,葬送了他此生最爱,成为他此生最痛之事。阿朱竟然假扮段正淳赴约。
生命垂危之时,阿朱说:“大哥,我……我……真对你不起,你恼我吗?”“大哥,你答允我,永远永远,不可损伤自己。”
她告诉萧峰,自己是段正淳的女儿,希望萧峰明白,一个人失手害死了别人,可以全非出于本心。
她未尽之言,是忌惮大理段氏六脉神剑的威力,更忌惮镇南王段正淳号令千军的地位,如果萧峰杀了段正淳,又如何可能与她关外牧羊,恐怕会纠缠于江湖血雨腥风的恩恩怨怨,送掉性命。
阿朱只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情郎的生命。同时保全生父,避免祸端。
这是一种极致的温柔,也是一种决绝的刚强。
阿朱的善良,从来自带锋芒。
后来的萧峰,为阿朱心丧一生,终身未娶。阿朱在萧峰心目中,永远无可替代,独一无二。
他们是彼此的人间值得。
善良是流淌在我们文化血脉之中的美好品行。
可善良绝不意味着软弱可欺,更不是毫无底线、对人无区分。
心要善良,人要刚强,把握善良的尺度,留给最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