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在西安打卡一座博物馆,那一定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原因无出其右,闻名遐迩的兵马俑、神秘的秦始皇陵和被称为“青铜之冠”的铜马车,即使是在随便一铲子下去就能挖出秦砖汉瓦的西安,也无疑是奇迹般的存在。


逛一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你便一次性看完这些惊艳全世界的千年遗迹。
兵马俑背后的故事

一号坑





时至今日,被修复且用以展出的兵俑数量尚不及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它们站在一起的样子,也足够雄浑磅礴了~
“一号坑军团”有什么来头?
袁仲一自1963年起开始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共工作,上世纪70年代由他主持勘探和试掘,发现了一号、二号、三号兵马俑坑,因此也被誉为“秦俑之父”。
二号坑
景点为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1976年4月,在一号俑坑的东端北侧约20米处,又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二号俑坑的平面呈曲尺形,从试掘的情况推断,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兵种更齐全,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







· 跪射俑的高度较低,因而在俑坑坍塌时避免了严重损毁,是目前出土的兵俑中保存的最为完整的一个,就连印刻在他鞋底的防滑印花都还清晰可见;
· 将军俑身着鱼鳞甲,身上铠甲边缘处有彩绘图案,鞋头也高高向上翘起,整体做工极为精细,也显示出他不同寻常的高贵等级;
· 而骑兵俑则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记载在史书上的文字资料可通过兵俑的形象一一对照:例如秦律禁止骑乘未经阉割的马,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马俑的马尾像辫子一样拖在地上。此外,骑兵的兵种特殊,因此这尊兵俑的甲衣去除了披肩,服饰也比其他兵俑更为轻便。
三号坑
是秦始皇帝陵陪葬坑。1976年5月,在一号俑坑的西端北侧25米处,又发现了三号兵马俑坑。三号俑坑的规模较小,平面呈“凹”字形。东边有斜坡门道,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有学者认为,它是统帅一、二号兵马俑坑的指挥部,古代称为“军幕”。



值得一提的是,二号、三号坑之间,还有一个尚未建成的四号坑。据考证,秦始皇陵原先计划修建的四个坑,分别象征军幕、中军、左军及右军,但秦末的政变让这项计划最终被搁置了下来。
春秋时期,军队行军作战分为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中军为统领全军的主将,左、右军为侧翼包抄的队伍。
丽山园

在丽山园的诸多展览部分当中,地宫总是最令人神往的一处,根据《史记》所载,地宫仿照了秦始皇生前所居的离宫别馆,顶部布置成天文星宿之象,地上为水银浇灌的百川江河大海,又用鲸鱼油做成长明灯,令其永世闪耀。

铜马车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墓之首。 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 陵区内已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由于考古技术有限,秦始皇陵墓尚未进行考古挖掘,游人只能看到一座被峰峦环绕的高大封冢。


相比于动人心魄的外表,铜马车出土的意义则更为瞩目:在此之前,国内考古发掘的马车均为木制,出土时早已腐朽,也正是铜马车的出现,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皇帝御用的马车究竟长什么样,许多困扰考古学家的谜题也随之得到了解答——例如从前人们只在史料中读到的左纛(dào,古代帝王车驾上的饰物),却并不知道其具体的样子和作用;而通过铜马车上,我们终于得以一见,原来人们将它绑在右侧马的头上,这样马车在左转弯时便可确认安全距离。
实用信息
· 二号坑内展厅还有古代兵器陈设,对古代军事研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多预留时间仔细参观。
门票:120元(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秦始皇陵博物馆院】购票,网络购票后直接刷身份证进入景区,无需换纸质票)
开放时间:旺季(3月16日-11月15日)8:30-17:00、淡季(11月16日-次年3月15日)8: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