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文集>杂感>寻找

寻找

年轻人是第一次来到这座江南小城,青街古巷,映着岁月静好的轮廓。他看到白墙乌瓦,就似水墨画中的渗出的墨色,肆意飞舞。此次前来,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画出一幅至纯的画。“至纯”是大道至简,身于烦恼喧嚣的都市,仅有蜩螗沸羹,眼里尽是凡尘俗事,耳内是汽鸣扰音。如是种种,皆为碍人杂念。年轻人崇尚佛学,同时也是个完美主义者,他笔下的画不得掺杂一丝杂质,更无法看出主观情感。他的老师视之为无可奈何的缺点,便是“画中无情”,这也是年轻人这些年来都无法取得成就的原因。

这座小城是年轻人祖上生活过的地方,“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依山傍水,人人脸上溢着心满意足的笑。他便静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拿出画板便开始勾勒第一笔,这一笔下得不偏不倚,恰好落在残败老屋的门前桃花树上。江南岸边,落花似撩人的细雨洒满了半空,和风习习,却教人徒生伤感。落桃,黑白色调,以艳衬此间春色。是否会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他斟酌一番,终是用梨花白掺何炽烈的丹红,掺和混调间,一抹娇俏的桃花艳色凭空诞生,是为眼前的单调徒增残春的生动。人间意趣非凡,“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纵有眼前这般良辰美景,空做过客,也只能暗叹岁月更迭之疾。画完这幅,兴许,等来的只有来世的繁花似锦了。想到那纸绝症病单,他手中的笔停顿了。从前他是多么热爱生活,画中景栩栩如生。画中人神态,动作都描绘地细致入微。只是一切,都在他被判“绝症”的那刻戛然而止。在能够感受这世界的一草一木的时刻,他都不想错过。就像这棵摇摇欲坠的桃树,树身是一道肉眼可见的裂痕,他什么都不想管。只得做个逍遥画仙,在这儿,从早待到晚,领会“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快感。他只管寄清风与明月,化为笔下之力,然后邀月酌酒,与桃树之影起舞

在他娴熟的手法下,一株桃已是屹然挺立了,似清风瘦骨的仙人。此刻,他也成了这株固守家门的桃树,阅尽一艘艘乌篷船的离别时刻。在江南小镇,坚守数年的形单影只,就似他自己。世间独行者,以画笔为桨,以画板作船,划遍天涯奇景处。心中若有水云间,何处不是桃花源?同龄人中,几乎没有人如他一般虔诚坚信佛家,只是他们不知道“凡所有相皆为虚妄”他暗叹一口气,用手摩挲着脖子间的和田玉像。低头的瞬间,滚烫的泪水也滴落在佛像上。说不清,道不明。是否,眼前的虚幻之景,都是在焚香炉里。轻飘飘的一缕散烟,随之往异界飘散。而那异世界,便是饱经磨难之地,是眼前的窘境。他领悟着佛的孤独,那是无人能与之并肩的孤独。小镇里也有老太婆在念诵心经,却惊扰了安宁。因为对佛的信仰,不该是大张旗鼓的,而是小心翼翼的,佛度有缘人,而非矫揉造作之人。画纸上,晕出了额外的墨滴,显得格外突出,年轻人有些烦躁,认为这个墨点是阻碍至纯的绊脚石。他蹙眉,正想将这卷画撕成两半,身后响起了船桨泛起波纹的搅动声。他回过头,发觉是身披蓑衣的老船夫。他热情地招呼年轻人到船上品一品刚出的女儿红,浓郁的黄酒,勾起了年轻人的好奇心。身为绝症患者,他是不该饮酒的,只是他想温存人间美滋味。“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盛年不再来,更何况是时日不多的闲人呢。老船夫见他一饮而尽,笑眯眯地说:“小伙子,我这酒不错吧,我见你在我家门口停留了好一会,是烦心什么吗?年轻人对眼前的老船夫一见如故,便与他侃侃而谈,老船夫凝思片刻,便向年轻人道出自身故事。他原是城中木材老板,后投资失败,妻离子散,前半生潇洒,后半生便发疯似的赚钱还债。直至几年前,才将几十万债务悉数还尽。世人之忧生,是因世事如此;过眼韶华,无可追忆,世人之忧世,是因置身愁海。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且不管,作仗剑走天涯的江湖人士也罢,作走马观花只赏闲隐的人也罢,最重要的是放下。年轻人听罢,身体不住地颤抖。显然,老船夫的话令他重拾希望,此刻,他只想“万丈穹庐人饮醉,观星影摇摇欲坠”这天夜里,他与船夫一同泛舟。两人皆醉倒在木船上,耳中便只有风吹桃树声,那声音显得渺茫似空灵,不是断断续续的,是层起迭伏的

年轻人的画,最终获得导师们的一致好评,他也因此获得“最佳画家”的称号,并具备开办个人画展的资格。只是,那天之后,年轻人卸下一切画具,只身前往小镇的古寺。他欲出世,出家为僧是最好的结局,在末端的日子,坚持光阴的实修与磨练。与其在千山万水之间寻景,去寻那世间最好的景,倒不如过好当下。那株残败的桃花树,在第二年初春,又焕发别样的光彩,只是老屋的主人变成了年轻人。老船夫自知时日不多,便将房子交给年轻人照料,从此以后,一僧,一树,一船存在于江南小城中,烟雨婆娑间,也可睹见他们的泰然自若。

给TA赞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赞赏
杂感

孤独

2023-4-24 22:08:49

杂感

遗忘之前

2023-5-23 23:25:1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